您所在的位置是: 百科大全> 我爱学习> 史记的大概内容和史记作者的简介
史记的大概内容和史记作者的简介
更新时间:2024-04-20 11:25:23

(一)史记的大概内容和史记作者的简介

  1、《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原称《太史公记》。列“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2、《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4、《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5、《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6、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芝川镇)人。著有《史记》,《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司马迁赋》八篇;《隋书·经籍志》有《司马迁集》一卷。

  7、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

  8、司马迁早在20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轶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

  9、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38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官藏的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等到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我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完成,司马迁就开始撰写《史记》。

  10、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辩护,而被关入监狱,并处以宫刑。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司马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直到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史记》全书得以完成。

(二)出自史记的十句名言

  1、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3、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4、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6、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7、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

  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9、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1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三)关于司马迁和史记的资料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史记的历史性和文学性如何体现

  史记的历史性体现在它是纪实的,里面的人物以及事迹都是历史上真实的,有史可寻。

  史记的文学性体现在书中人物事迹都是存在的,但是在叙述展开的时候,司马迁又用文学的笔法将每个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就像在写小说一样,并且能将人物性格在其语言、行为、神态中展现出来。

  简介:《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对《史记》的最高定评。它昭示我们:历史性与文学性的高度融合是《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