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解析版)
答题卡下载
收藏试卷
平行组卷
一、选择题 (共1题,共5分)

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月光牵动人最悠远最深处的东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每走一步,都把沙漠、把大地的起伏、把遍地月光牵动。

①你没法把你心里的东西说出来,月亮静静地把你要说的全都铺在你面前

②早在我们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母性的血液 

③我感到,我所要表达的,全都在那月亮上 

④早在生命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海潮 

⑤现在,它是如此深刻地牵动我 

⑥你一动,就有一道逶迤的线条跟着你 

A.⑤③①④②⑥   B.④②⑤③①⑥ 

C.④①②③⑤⑥   D.⑤③④②①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绝盗

冯骥才

老城区和租界之间那块地,是天津卫最野的地界,人头极杂,邪事横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这里一处临街小屋,来了一对青年男女租房结婚。新床新柜,红壶绿盆,漂漂亮亮装满一屋。大门外两边墙垛子上还贴了一双红喜字。结婚的第二天一早,小两口就出门上班。邻居也不知他们姓甚名谁。

事过三天,小两口出门不久,忽然打东边飞也似的来了一辆拉货的平板三轮。蹬车的是个老头子,骨瘦肉紧,皮黑牙黄,小腿肚子赛两个铁球,一望便知是个长年蹬车的车夫。车板上蹲着两个小子,全是十七八岁,手拿木棍、板斧和麻绳。这爷仨面色都凶,看似来捉冤家。

老头子把车直蹬到那新婚小两口的门前,猛一刹车,车上两小子蹦下来,奔到门前一看,扭头对那老头子说:“爹,人不在家,门还锁着呢!”门板上确是挂着一把大洋锁。

老头子登时火冒三丈,眼珠子瞪得全是眼白,脑袋脖子上的青筋直蹦,跳下车大骂起来:“这不孝的禽兽,不管爹娘,跑到这儿造他妈宫殿来了。小二、小三,给我把门砸开!”

应声,那两个小子抡起板斧,把门锁砸散。门儿大开,一屋子新房的物品全亮在眼前。老头子一看更怒,手指空屋子,又跳又叫,声大吓人:“好啊,没心没肺的东西!从小疼你抱你喂你宠你,把你这白眼狼养活成人。如今你娘一身病,请大夫吃药没钱,你一个子儿不给,弄个小妖精藏到这儿享福来。你娘快死啦!你享福?我就叫你享福享福享福!小二、小三!站着干嘛!把屋里东西全给我弄回家去!要敢偏向你们大哥,我就砸折你俩的腿!”

那两个小子七手八脚,把屋里的箱子包袱、被褥衣服抱出来,往车上堆。

邻居们跑出来围观,听这老头子一通骂,才知道那新婚小两口的来历。这种连快死的老娘都不管的白眼狼,自然没人出来管。再说那老头子怒火正旺,人像过年放的火炮,一个劲儿往上蹿,谁拦他,他准和谁玩命!

东西搬得差不多了,那两个小子说:“爹,大家伙抬不动,怎么办?”

老头子一声惊雷落地说:“砸!”跟手一通乱响,最后玻璃杯子打屋里也扔了出来,这才罢手。老头子依旧怒气难消,吼一句:“明儿见面再说!”便扬长而去。

门儿大敞开没人管,晾了一整天。邻居们远远站着,没人上前,可谁也没离开。等着那小两口回来有戏看。

下晌,新婚的小两口打西边有说有笑地回来。到家门口一看,懵了。过去问邻居,一直站在那里的邻居反而纷纷散开。有位大爷出来说话,显然他对这不尽孝心的年轻人不满,朝新郎说道:“早上,你爹和你兄弟们来了,是他们干的。你回你爹妈那儿去看看吧!”

新郎一听,更懵。忽然禁不住大声叫道:“我哪还有爹呀!我三岁时爹就死了,我娘大前年也死了。只一个姐姐嫁到关外去,哪来的兄弟?”

“嘛!”大爷一惊。可早上的事真真切切,一时脑筋没转过来,还是说:“那明明是你爹呀!”

小两口赶紧去局子报案。但案子往下足足查了十年,也没找到他们那个“爹”。

天津卫的盗案千奇百怪,这一桩却数第一。偷盗的居然做了人家的“爹”;被盗的损失财物不说,反当了“儿子”,而且还叫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来。若是忍不住跟人说了,招不来同情,反叫人取笑,更倒霉。多损,多辣,多绝——多邪!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2年第5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题为“绝盗”十分恰切。“绝”体现了这些盗贼及其行为的特点:父子仨一道做盗贼,是一绝;演技了得,配合默契,是一绝;打着惩逆旗号,行盗抢之实,又是一绝。  

B.直到被盗劫的小两口回到住处,围观的人们仍未意识到那三个人是盗贼。小说通过写“大爷”与“小两口”的对话,从侧面突出盗贼们此次行动谋划之“绝”。  

C.根据本小说情节可以推知,盗贼们一定事先踩过点,一定早已将小两口的住所锁定为盗劫目标,一定做了充分的准备。  

D.本小说写三个“绝盗”胆大妄为,嚣张无比,但被盗人家的周边邻居们只会袖手旁观,看热闹。这个故事,揭露并批判了当今社会一部分人的自私、冷漠。  

E.整篇小说情节平中见奇,结构自然紧凑,文字精当,对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生动传神。文末,作者的议论看似流于表象,实际上是要发人深思。

(2)请结合本小说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老头子”这一人物具有怎样的思想性格。(6分)

(3)伏笔,是小说情节构思的重要手段。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本小说是怎样运用伏笔这一技法的。(6分)

(4)三个盗贼盗劫得逞,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想?(8分)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蔡道宪,字元白,晋江人。崇桢十年进士。为长沙推官。地多盗,察豪民通盗者,把其罪而任之。盗方劫富家分财,收者巴至。召富家还所失物,皆愕不知所自。恶少年闭户谋为盗,启户,捕卒已坐其门,惊这去.吉王府宗入恣为奸,道宪先治而后启王。王召责之,抗声曰:“今四海鼎沸,寇盗日滋。王不爱民,一旦铤而走险,能独与此曹保富贵乎?”王悟,谢遣之。

十六年五月,张献忠陷武昌,长沙大震。承天巡抚王扬基率所部千人,自岳州奔长沙。道宪请还驻岳州,曰:“岳与长沙唇齿也,并力守岳则长沙可保,而衡、永亦无虞。”扬基曰:“岳,非我属也。”道宪曰:“弃北守南,犹不失为楚地。若南北俱弃,所属地安在?”扬基语塞,乃赴岳州。及贼入蒲圻。即遁去,湖广退抚王聚垒远驻袁州,惮贼不敢进。道宪亦请移岳,聚奎不得已至岳,数日即徙长沙。道宪曰赋去岳过多可缮城以守彼犯岳犹惮长沙援若弃岳长沙安能独全?”聚奎不从。贼果以八月陷岳州,直犯长沙。先是,巡按御史刘熙祚令道宪募兵,得壮丁五千训练之,皆可用。至是亲将之,与总兵官尹先民等扼罗塘河。聚奎闻贼逼,大惧,撤兵还城。道宪曰:“去长沙六十里有险,可栅以守,毋使贼逾此。”又不从。

时知府堵胤锡入觐未返,通判周二南摄攸县,城中文武无几。赋溥城,士民尽窜。聚奎诡出战,速率所部遁。道宪独拒守,贼绕城呼日:“军中久知蔡推官名,速降,毋自苦。”道宪命守卒射之毙。越三日,先民出战,败还。贼夺门入,先民降。道宪被执,贼啖以官,嚼齿大骂。释其缚,延之上坐.骂如故。赋日:“汝不降,将尽杀百姓。”道宪大哭曰:“愿速杀我,毋害我民。”贼知终不可夺,磔之,其心血直溅贼面。健卒林国俊等九人随不去,贼亦令说道宪降。国俊曰:“吾主畏死去矣,不至今日。”贼曰:“尔主不降,尔辈亦不得活。”国俊曰:“我辈畏死亦去矣,不至今日。”贼并杀之,四卒奋然曰:“愿瘗主尸而死。”贼许之,乃解衣裹道宪骸,瘗之南郊醴陵坡,遂自刎。道宪死时年二十九,赠太仆少卿,溢忠烈。

(节选自《明史·忠义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盗方劫富家分财,收者已至 收:收购(赃物)

B并力守岳则长沙可保,而衡、永亦无虞虞:担忧

C.通判周二南摄攸县事 摄:代理

D.道宪被执,贼啖以官 啖:利诱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道宪曰/贼去岳远/可缮城以守彼/犯岳/犹惮长沙援/若弃岳长沙/安能独全

B. 道宪日贼去/岳远/可缮城以守/彼犯岳犹/惮长沙援/若弃岳/长沙安能独全

C. 道宪日/贼去岳远/可缮城以守/彼犯岳/犹惮长沙援/若弃岳/长沙安能独全

D. 道宪日贼去/岳远可缮/城以守彼/犯岳犹/惮长沙援/若弃岳长沙/安能独全

【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蔡道宪不畏权势。吉王府的族人恣意为非作歹,道宪先加以惩处,然后才向吉王通报。吉王召道宪来责问,道宪高声批评吉王,促使吉王醒悟。

B. 蔡道宪能恪尽职守,从容应对危机。张献忠攻陷武昌后,承天巡抚王扬基、湖广巡抚王聚奎都惊慌失措,无胆拒敌,无策应敌,道宪则力主抵抗,并强烈提议扼守岳州。

C. 蔡道宪坚贞不屈,尽管贼兵来势汹汹,他仍坚守长沙;尽管兵败被俘,但他不改气节,不接受贼寇利诱,不惧贼寇的威胁。最后,他壮烈殉国。

D. 蔡道宪深受部下敬爱。他遇害后,他手下的四个被俘士卒以死请求,希望贼寇们能掩埋主人的尸体.在贼寇解下衣服裹住道宪的尸骸掩埋之后,四卒自刎而死。

【4】【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四海鼎沸,寇盗日滋。王不爱民,一旦铤而走险,能独与此曹保富贵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道宪曰:“去长沙六十里有险,可栅以守.毋使贼逾此。”又不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5分)

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中,孔子以松柏作比,讲述君子的坚毅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望岳》中写到凝望着那云雾缭绕的泰山,自己的心胸都变得无限开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描写作者听着琵琶女第二次弹琴时,自己的内心涌起难以抑制的悲伤凄切之情,因而不禁泣下沾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

途中

赵汝鐩

雨中奔走十来程,风卷云开陡顿睛。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

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

【1】本诗写了哪些“途中”所见景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对本诗颔联“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作简要赏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6、

以下是某校“本校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阅读下面的图表,然后回答问题。(5分)

1

 【注】认同率均指认同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上表反映出的某校学生在课外阅读上的两个心理特点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弘一法师(李叔同)写过一幅字。只有“知止”二字。对“知止”二字的意思,学者们有以下不同的解读。  

甲:朱熹曾说:“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兽之所在也。”知止,就是知道什么是至善境界,从而促使自己追求至善,止于至善。  

乙:老子《道德经》有言。“知止不殆。”意思是,知止就不会落入危险。知止,就是懂得适可而止,懂得不可越过界限,懂得某些东西不可触碰。  

丙:知止,就是明白自身能力无论多强,都是有限的,从而促使自己谦逊待人。  

丁:知止,就是懂得生命的时光有限。从而促使自己珍惜光阴。  

戊:知止,就是在忙碌中要懂得稍作停歇,想想自己珍惜的是什么,想想自己丢失了什么,或者,就看看沿途的风景。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套作,不抄袭。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试卷分析
(总分:60)
总体分析
选择题(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名句名篇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难度分析